隔震支座廠家

膨脹加強帶與后澆帶之間的區(qū)別與聯(lián)系

136次閱讀
沒有評論

1.先說說后澆帶

后澆帶的施工工藝是在帶兩側先澆筑混凝土,待兩側混凝土澆筑40~60d后采用比兩側強度高一級的混凝土進行帶內(nèi)澆筑來減少大體積或者超長結構混凝土裂縫產(chǎn)生的方法。

2.關于膨脹加強帶

膨脹加強帶的種類有三種,分別是連續(xù)式膨脹加強帶,間歇式膨脹加強帶和后澆式膨脹加強帶。

其中在墻體結構小于等于60M時候采用連續(xù)式澆筑,

板體結構小于等于60M,和大于60小于120且厚度小于1.5M時候采用連續(xù)式,其余情況采用后澆式或者間歇式。

3.然后來解釋下這三種的主要區(qū)別

后澆式的膨脹加強帶和后澆帶類似,兩側需要預埋止水帶,兩側先澆筑,待達到強度后澆筑帶內(nèi)混凝土,因而有兩道施工縫。

間歇式的加強帶是先澆筑一側的混凝土,然后待達到強度后一起澆筑帶內(nèi)混凝土和另一側混凝土。因此在先澆筑一側需要預埋止水鋼板,施工完畢后有一道施工縫。

連續(xù)澆筑方式就是帶內(nèi)和帶外混凝土一起澆筑,兩側均不埋設止水鋼板,澆筑完畢后沒有施工縫。

4. 解釋下后澆帶的缺點

4.1. 一般設計要求后澆帶的澆筑時間需待兩側結構混凝土澆筑后2個月,因此在很多工程中這樣會影響總工期,(特別是后澆帶在地下結構的部位,如筏板基礎在底板澆筑后還要回填土,這樣會造成非常多的麻煩)。

4.2. 后澆帶在兩側混凝土澆筑后需要對其進行保護、清理與鑿毛,給后期施工無形中增添了一定的工程量:

4.3. 由于有施工縫存在,在地下工程及其他有防水要求的地方,增加了滲漏隱患。

5.膨脹加強帶與后澆帶的主要區(qū)別。

5.1.膨脹加強帶無論哪種形式,都需要在帶內(nèi)和帶外添加補償收縮混凝土,有限制膨脹率的要求,而后澆帶只是在帶內(nèi)有要求添加膨脹劑。

5.2 后澆帶需要留兩道施工縫,因而需要鋪設兩道止水鋼板,而膨脹加強帶除了后澆式留兩道與之相同外,間歇式只有一道縫和一道止水板,而連續(xù)式能達到無縫施工,也就是不需要埋設治水鋼板。

5.3 連續(xù)式膨脹加強帶施工由于是一次性連續(xù)澆筑,因此工期大大縮短。

5.4 由于膨脹加強帶的整個結構都需要添加膨脹劑,因此在材料價格方面會大于后澆帶,(每噸外加劑的價格在1000-1600左右,一千方的混凝土大概需要添加30噸左右)

暫時想到這么多,純手打。具體可參考JGJ/T178-2009 《補償收縮混凝土應用技術規(guī)程》

正文完
 0
云南減隔震支座廠家
版權聲明:本站原創(chuàng)文章,由 云南減隔震支座廠家 于2023-07-20發(fā)表,共計923字。
轉載說明:除特殊說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-4.0協(xié)議發(fā)布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隔震支座廠家
評論(沒有評論)